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815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訪客瀏覽文章

815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日本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 VJ Day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實際上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藉此,我們應該 自我惕勵,痛定思痛: 戰爭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也最悲慘的結局,避免人禍就是走向世界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日本投降的日子,有效地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終戰”重定向至此。關於 日本歷史上所指的“終戰”,請見“ 終戰詔書”。關於停止或終止 戰爭的行為,請見“ 停火”。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 VJ Day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實際上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月14日凌晨,美國接獲日本向《波茨坦公告》各國傳遞了投降的決定,當日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向全國宣布了這一消息;美國羅德島州的“勝利日”(8月第2個星期一),即紀念8月14日。日本時間8月15日正午,日本昭和天皇向全國廣播了《終戰詔書》;同日重慶時間上午10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特級上將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日本的“終戰日(日語:終戦の日) ”即在每年8月15日紀念。日本時間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與同盟國簽訂《降伏文書》;美國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9月2日。中華民國將翌日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及軍人節。Victory over Japan Day

broken image

 

[贈送電子書+演講影片]師大畢典演講-選擇做真實的自己(江孟芝)

第二次世界大戰
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大日本帝國代表在停泊於 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列艦 密蘇里號上向同盟國 無條件投降別名VJ Day,VP Day(Victory in the Pacific)意義日本投降日期每年8月15日: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西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英國每年9月2日:美國每年9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含香港、澳門)中華民國菲律賓

 時長一天頻率每年相關節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
勝利日
香港重光及其紀念日
光復節
中華民國軍人節

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國在降書上簽字(日本投降儀式)

與“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相對的是1945年5月8日(部分國家定在5月9日)的“歐戰勝利紀念日”(Victory in Europe Day,一般簡稱“ VE Day ”)。

1945年8月14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杜魯門總統在白宮向工作人員宣布日本投降的消息

1945年8月15日重慶時間早晨7時整,從當時同盟國主要四國的首都:重慶、華盛頓、倫敦、莫斯科,用華語、英語、俄語向戰場上雙方海陸空軍隊、世界各國,通過無線電廣播,播發內容一致的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

日本則稱此日為終戰日(日語:終戦の日)或終戰紀念日(日語:終戦記念日)。日本標準時間當天中午12時整,天皇裕仁通過電台廣播向日本民眾宣讀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的《終戰詔書》(這一廣播被稱為“玉音放送”)。日本政府在當日較早前,就已經透過在華盛頓的瑞士使團,告知美國總統杜魯門,日本願意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由於日本是軸心國中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因此,在歐戰勝利日後三個月的對日戰爭勝利日,就標誌著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不過,日本政府和軍隊代表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時區),才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艦密蘇里號甲板上,正式簽字向同盟國投降。

由於“VE Day”一名並無提及“德國”,而“VJ Day”卻包含日本國名,因此也有人稱VJ日為太平洋戰爭勝利日(VP Day,Victory in the Pacific Day)。但實際上整個太平洋地區只有以日本為首的軸心國,故大部分人對後者並不太在意。

一般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但就國際法而言,當時只是停戰,戰爭仍可能隨時再起,真正的戰爭結束是日本與同盟國簽署的《舊金山和約》於1952年4月28日生效之時。[1]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稱9月2日為對日戰勝紀念日。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宣稱投降文件印發的9月2日為“VJ Day”。蘇聯則因為時間差,在1945年9月2日的翌日才舉行了對日戰勝慶祝大會,而把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為9月3日。

broken image
[贈送電子書+演講影片]師大畢典演講-選擇做真實的自己(江孟芝)

這不是一個悲情的演講,而家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牽絆,我小時候父親就欠債,母親被倒會。人生的一切都只是過程,停止抱怨,你的人生就會從此改變...... 

索取免費電子書+演講影片: https://forms.gle/7NmNPxiDxw8Vnwvt6 

 

節假日和習俗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天主教會:聖母升天節 

剛果共和國:獨立日 

日本:二戰終戰紀念日 

大韓民國:光復節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祖國解放日 

列支敦斯登:國慶日 

巴林:獨立日(英語:Independence Day (Bahrain))

8月15日

日期

  • 語言
  • 下載PDF
  • 監視
  • 編輯

8月15日是陽曆年的第227天(閏年是228天),離一年的結束有138天。<<2022年 8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歷史上的今天2022年 2021年 2020年

目錄

  • 大事記編輯

13世紀

編輯

  • 1248年:神聖羅馬帝國的科隆大教堂舉行奠基典禮。
  • 1281年:忽必烈所派遣的蒙古帝國艦隊在第二次元日戰爭中因為遭遇颱風侵襲而失敗。

16世紀

編輯

  • 1537年:西班牙人開始建立亞松森市。
  • 1540年:秘魯阿雷基帕城建立。

19世紀

編輯

  • 1878年:中國發行史上第一套郵票“蟠龍”圖郵票。

20世紀

編輯

  • 1914年:穿越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
  • 1926年:北伐戰爭南口大戰結束。
  • 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放送協會播放裕仁天皇宣讀的《終戰詔書》,宣布大日本帝國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 1947年:印度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自治領。
  • 1948年:大韓民國在朝鮮半島38度線以南正式成立,李承晚出任首任韓國總統。
  • 1950年:中國西藏墨脫縣發生里氏8.5級地震,造成四千餘人死亡。
  • 1960年:剛果共和國宣布獨立。
  • 1961年:東德工人開始建築柏林牆。
  • 1969年:胡士托音樂節開始,這次音樂節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嬉皮士聚會。
  • 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 1974年:
  • 巴西聯邦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
  • 文世光事件:南韓總統朴正熙與夫人陸英修在參加光復節29年紀念儀式時,遭文世光槍擊。陸英修身亡。
  • 1975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國父謝赫·穆吉布·拉赫曼遇刺身亡。
  • 1978年:臺灣鐵路首代自強號列車EMU100型展開定期行駛。
  • 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首次正式參拜靖國神社。
  • 1995年:
  •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舉行村山談話。
  • 全球各地舉行各種活動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週年。
  • 1999年:潛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中華民國間諜劉連昆被執行死刑。

21世紀

編輯

  • 2006年:小泉純一郎繼中曾根康弘後以在任日本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這也是他第6次參拜靖國神社。

2007年:歷時3年多建成的港鐵落馬洲支線正式通車,落馬洲站及福田口岸正式啟用。

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棒球賽,中華台北隊第12局以7比8爆冷門輸給中國隊,為台灣棒球史上正式的國際賽中首次輸給中國隊。

2010年:中國舉行全國哀悼活動,悼念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中遇難的同胞。

2011年:

  • Google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公司。
  • 南蘇丹共和國將於正式加入非洲聯盟,成為該組織的第54個成員國。

2012年:香港保釣人士成功登陸釣魚島,不但插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同時把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一起帶上了釣魚島。

2014年:連接西藏拉薩與日喀則的拉日鐵路通車[1]。

2017年:

台灣發生大停電,至少六百萬戶民眾受到影響。

香港無綫電視J5改名為無綫財經台。

2021年:塔利班成功攻占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扎伊宣布辭職並將權力和平轉移予塔利班。

broken image

 

[贈送電子書+演講影片]師大畢典演講-選擇做真實的自己(江孟芝) 

這不是一個悲情的演講,而家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牽絆,我小時候父親就欠債,母親被倒會。人生的一切都只是過程,停止抱怨,你的人生就會從此改變...... 

索取免費電子書+演講影片:

https://forms.gle/7NmNPxiDxw8Vnwvt6 

出生

編輯

    • 1769年:拿破崙,法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21年逝世)
    • 1771年:沃爾特·司各特,英國著名歷史小說家和詩人。(1832年逝世)
  • 1801年:查理·義律,英國軍人、殖民地官員。(1875年逝世)
  • 1858年:伊迪絲·內斯比特,英國兒童文學作家。(1924年逝世)
  • 1892年:路易·德布羅意,法國物理學家,192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第七代布羅伊公爵。(1987年逝世)
  • 1896年:格蒂·科里,美國生物化學家,194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57年逝世)
  • 1910年:黃克立,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逝世)
  • 1912年:田島直人,日本男子田徑運動員。(1990年逝世)
  • 1913年:梅納赫姆·貝京,以色列政治家,猶太復國運動的地下組織伊爾貢領導人,曾任以色列總理。(1992逝世)
  • 1917年:津田幸男,日本足球運動員(1979年逝世)
  • 1917年:奧斯卡·羅梅羅,前聖薩爾瓦多總教區總主教(1980年逝世)
  • 1923年:希蒙·佩雷斯,以色列政治家,曾任以色列工黨主席、以色列總理、總統(2016年逝世)
  • 1923年:彭明敏,臺灣獨立運動領袖、台灣自救運動宣言起草者。(2022年逝世)
  • 1926年:科斯蒂斯·斯特凡諾普洛斯,前希臘總統(2016年逝世)
  • 1933年: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1984年逝世)
  • 1937年:本揚·沃拉吉,寮國國家主席
    • 1938年:宋靜秀,華裔美國電影、電視劇女演員
    • 1938年:史蒂芬·布雷耶,美國律師、法學家、法律學者,現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 1944年:鈴木黎子,日本女性配音員
  • 1945年:卡莉達·齊亞,孟加拉前總理

  • 1945年:阿蘭·朱佩,法國政治家,法國前總理
  • 1946年:布培,香港前地政總署署長(2011年逝世)
  • 1948年:石田芳夫,日本圍棋棋手
  • 1950年:安妮公主,英國王室成員、慈善家
  • 1952年:王䓪鳴,香港政治人物
  • 1956年:陸樹銘,中國男演員
  • 1959年:山下和美,日本女性漫畫家
  • 1960年:菅野將晃,日本足球運動員
  • 1962年:陳美貞,台灣配音演員
  • 1963年:陳義信,台灣棒球選手
  • 1963年:麻生祐未,日本女演員
  • 1963年:瓦列裡·斯塔尼斯拉沃維奇·列沃涅夫斯基,白俄羅斯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企業家,政治犯
  • 1964年:梅琳達·蓋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合主席,比爾·蓋茨之妻
  • 1965年:谷德昭,香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
  • 1965年:石丸幹二,日本男演員、歌手
  • 1966年:關淑怡,香港女歌手
  • 1968年:黛博拉·梅辛,美國女演員
  • 1969年:鄭嘉穎,香港男演員、歌手
  • 1969年:高塚正也,日本男性聲優
  • 1969年:謝爾蓋·基斯利齊亞,烏克蘭外交官,現任烏克蘭常駐聯合國代表(英語: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of Ukraine to the United Nations)
  • 1970年:遠藤昌浩,日本足球運動員
  • 1970年:李鍾範,韓國棒球運動員
  • 1971年:鍾皓賢,香港足球運動員
  • 1972年:班·艾佛列克,美國電影演員
  • 1974年:拉蒙·魔銳,多明尼加棒球運動員
  • 1975年:川口能活,日本足球運動員
  • 1976年:勃杜安·岑登,荷蘭足球運動員
  • 1977年:金城綾乃,日本鍵盤手,Kiroro成員
  • 1978年:克麗·沃爾什,美國沙灘排球運動員
  • 1979年:佟健,中國花式溜冰運動員
  • 1979年:陽光直人,日本男歌手
  • 1981年:宋智孝,韓國女演員、節目主持人
  • 1981年:李相侖,韓國男演員
  • 1982年:高雲翔,中國男演員
  • 1982年:林剛史,日本男演員
  • 1982年:張伏佳,中國棒球運動員
  • 1983年:本多陽子,日本女性聲優
  • 1983年:艾安·穆科吉,印度男導演
  • 1983年:中村剛也,日本棒球運動員
  • 1986年:唐笑,中國女藝人
  • 1987年:陳翊麟,香港籃球運動員
  • 1987年:利穎怡,香港女藝人
  • 1989年:岡田將生,日本演員
  • 1989年:喬·強納斯,美國創作歌手、演員,強納斯兄弟成員
  • 1990年:吳姍儒,台灣女藝人、節目主持人
  • 1990年:珍妮佛·勞倫斯,美國電影和電視女演員
  • 1990年:花村想太,日本男子團體Da-iCE成員
  • 1991年:東條大樹,日本棒球運動員
  • 1993年:亞歷克斯·奧克斯雷德-張伯倫,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 1993年:仲田步夢,日本女子足球運動員
  • 1994年:萩野公介,日本男子游泳運動員
  • 1995年:小倉唯,日本聲優、歌手
  • 1999年:安齊歌戀,日本女歌手、演員
  • 2000年:今井月,日本女子游泳運動員
  • 2002年:長尾謙杜,日本男性偶像藝人,なにわ男子成員

逝世

  • 編輯
  • 前1年:漢哀帝劉欣(前25年出生)
  • 978年:南唐後主李煜,著名詞人(937年出生)
  • 1118年:阿萊克修斯一世,拜占庭帝國科穆寧王朝皇帝(1048年或1056年出生)
  • 1328年: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元朝皇帝(1293年出生)
  • 1666年:湯若望,羅馬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1591年出生)
  • 1907年:約瑟夫·約阿希姆,匈牙利小提琴暨作曲家(1831年出生)
  • 1936年:格拉齊亞·黛萊達,意大利女作家,192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71年出生)
  • 1945年:阿南惟幾,大日本帝國陸軍大將 於日本投降時切腹自殺(1877年出生)
  • 1951年:阿圖爾·施納貝爾,奧地利鋼琴家暨作曲家(1882年出生)
  • 1962年:雷鋒,中國軍人,被中國共產黨塑造成共產黨員革命象徵與模範(1940年出生)

  • 1965年:勒內·倫納德,法國賽車手,首屆利曼24小時耐力賽冠軍(1889年出生)
  • 1967年:雷內·馬格利特,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1898年出生)
  • 1974年:陸英修,南韓前總統朴正熙妻子(1925年出生)
  • 1975年: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國父(1920年出生)
  • 1992年:喬治·佩拉斯卡,假冒成為西班牙駐匈牙利領事的義大利人,在二戰期間拯救超過5,000名猶太人(1910年出生)
  • 1995年:邁克爾·赫斯,愛爾蘭裔美國律師(1951年出生)
  • 1999年:劉連昆,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中華民國間諜(1933年出生)
  • 2011年:鄭碧影,香港粵劇花旦、電影演員(1932年出生)
  • 2013年:羅莎莉雅·梅拉,颯拉創辦人(1944年出生)
  • 2018年:櫻桃子,《櫻桃小丸子》作者(1965年出生)
  • 2021年:阿卜杜勒-哈米德·卜拉希米,阿爾及利亞總理(1936年出生)
  • 2021年:蓋德·穆勒,德國職業足球員(1945年出生)
broken image

 

[贈送電子書+演講影片]師大畢典演講-選擇做真實的自己(江孟芝) 

這不是一個悲情的演講,而家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牽絆,我小時候父親就欠債,母親被倒會。人生的一切都只是過程,停止抱怨,你的人生就會從此改變...... 

索取免費電子書+演講影片:

https://forms.gle/7NmNPxiDxw8Vnwvt6 

節假日和習俗

編輯

  •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天主教會:聖母升天節

 

剛果共和國:獨立日

 

印度:獨立日

 

日本:二戰終戰紀念日

 

大韓民國:光復節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祖國解放日

 

列支敦斯登:國慶日

 

 

【知達理念實驗教育書院】

這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全日的線上實戰教育內容,它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與教學,也開放具有實戰經驗的成功者上傳影片。[知達書院]目前包含有翻轉教育、小農教育、生命能量、網路創業及組織營銷等五大講堂的課程,未來會逐漸擴充更多不同領域。人類的文明進化端賴教育而成,教育將能翻轉我們的人生。 

知達書院教育的目的,首先培養[知書達禮]的良善男女,不只要擁有[知識通達]的豐富學識與內涵,還要能夠內省功夫及獨立批判,進而 [知人達人]來學以致用及通達事理,以實現人生理想,最後進入[知命達天]完全的奉獻自我。從[知]道到[達]到的學習 [知]:自學+共學+教學————[達]:通達+實踐+成就....

https://knowstart.org/ 

五大講堂 歡迎免費註冊

翻轉教育 http://sharestart.org/ 

小農教育 http://sfm365.com/ 

生命能量 http://lec168.com/ 

網路創業 http://ust365.com/ 

【組織營銷】http://ust168.com/

 

上一篇
812世界大象日
下一篇
[愛因斯坦的有趣故事]-忘東忘西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