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727世界抗頭頸癌日

· 訪客瀏覽文章

727世界抗頭頸癌日

根據統計,頭頸癌在台灣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九年名列第四,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1]。臺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部與腫瘤醫學部教授婁培人醫師表示,頭頸癌發生年齡層相比其他癌症較低,近年來因菸、酒、檳榔的年輕族群使用增加,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提升,使得頭頸癌在台灣有更加年輕化的趨勢。

我們醫學界要提升民眾對於頭頸癌的關注。喜愛棒球的癌友鄭先生分享,手術後切除部分臉頰,經歷一段封閉自我的時間,學習「享受生活」,希望棒球精神能鼓舞癌友們一起積極抗癌,堅持努力、永不放棄!

 

broken image

 

贈品 【精華版】柯林斯觀點5線上影片(+電子書)

頭頸癌連續九年蟬連台灣男性常見癌症第四 過半數患者確診即晚期罹癌後重啟人生篇章 病友與職棒球員以「樂天」精神互相砥礪

July 27, 2021

【台北訊】7月27日是世界抗頭頸癌日,根據統計,頭頸癌在台灣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九年名列第四,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1]。臺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部與腫瘤醫學部教授婁培人醫師表示,頭頸癌發生年齡層相比其他癌症較低,近年來因菸、酒、檳榔的年輕族群使用增加,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提升,使得頭頸癌在台灣有更加年輕化的趨勢。

今年頭頸愛關懷協會與台灣樂天醫藥、樂天桃猿棒球隊合作,邀請癌友分享抗癌歷程,並號召球迷化身「應猿大使」,提升民眾對於頭頸癌的關注。喜愛棒球的癌友鄭先生分享,手術後切除部分臉頰,經歷一段封閉自我的時間,他開始學習「享受生活」,希望棒球精神能鼓舞癌友們一起積極抗癌,堅持努力、永不放棄!「為愛(癌)總動猿:一起點亮2021世界抗頭頸癌日」線上故事展,將在7月27日開展,分享7位癌友樂天動人的生命故事。 

五成以上患者初次確診即為晚期 半數患者有復發可能且治療方式有限

頭頸癌患者以40-60歲男性居多[1],普遍為勞動階層,常因菸、酒、檳榔等生活習慣導致癌症發生,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他們,經常忍到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才去就醫,造成初次確診患者超過半數都是晚期的狀況。不過婁培人醫師分享,近年因口腔篩檢推廣有成,初診為晚期比例逐漸下降至40-50%,也顯示出篩檢對於頭頸癌治療的重要性。

頭頸癌目前治療方式有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婁培人醫師指出,若及早發現且為早期頭頸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達70-80%以上[2],手術後的顏面損傷或是藥物副作用都會對回歸正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更需要家人及社會大眾的支持。有約半數患者會在治療的三到五年後,於原處或局部區域復發[3],若不幸復發,可選擇的治療方式相當有限,目前國外已有新型療法,侵入性低、副作用較小,未來有機會引進讓台灣的頭頸癌患者有更好的治療選擇。 

癌後重拾愛好開啟精采人生!球迷化身應猿大使為癌友加油

疫情讓許多社交活動停擺,職棒也不斷延賽,並取消參與本次奧運,球迷雖然不能到球場為球員打氣,但樂天桃猿與樂天醫藥「雙樂天」聯手號召百位球迷將「桃猿精神」轉為對癌友的打氣,首次舉辦線上主題日,展開半個多月的「為愛(癌)總動猿:一起點亮2021世界抗頭頸癌日」系列活動,邀請球員與啦啦隊進行衛教宣導,並在7月27日於FB與IG平台線上展出7位癌友樂天動人的生命故事。

主角之一的癌友鄭先生,42歲時確診齒齦癌四期,手術後切除了部分臉頰,封閉自己半年多才逐漸願意走向人群,生病讓他停下腳步,有了更多時間去摸索自己的興趣;他喜歡看棒球,是王柏融的球迷,他也開始學習拉小提琴,甚至親手寫下7萬字的小說。鄭先生說,生病受傷不可怕,怕的是你不願意給自己機會站起來。樂天球員楊岱均也分享,自己因腦瘤壓迫視神經,仍在持續復健,但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重新站在球場上,以此與癌友互相鼓勵堅持下去。 

以實際行動支持癌友 與癌友一起正向防疫!

婁培人醫師也呼籲,疫情讓門診量能縮減,有部分癌友害怕去醫院而延遲治療,就有一名患者原本檢查為第一期頭頸癌,因疫情遲了2個月才回到醫院,病程卻已進展到第三期,鼓勵癌友應按時回診,若無免疫力低下的狀況,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可以接種疫苗保護自己。

疫情看似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過社群互動卻讓癌友、棒球與社會大眾有新的交集。本次主辦的中華民國頭頸愛協會理事長楊政杰也分享:「除了癌症治療外,病友要回歸家庭、工作、社交有非常多挑戰,協會能提供心理支持、衛教課程等服務,也期盼社會大眾能以同理心鼓勵癌友,小額實際捐款或挺身為癌友發聲,都是讓癌友們繼續堅持的動力!」期望大家正視頭頸癌對於生命、生活的威脅,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未來也將有更多的治療方式嘉惠病友,不放棄就能陪伴自己的愛人更長久。

「為愛(癌)總動猿:一起點亮2021世界抗頭頸癌日」詳見Rakuten Monkeys粉專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RakutenMonkeys.official

 

broken image

 

贈品 【精華版】柯林斯觀點5線上影片(+電子書)

 

節假日和習俗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7月27日

  • 世界抗頭頸癌日 

奧地利:獨立日 

北韓: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日 

菲律賓:基督堂教會日 

波多黎各:何塞·塞爾索·巴博薩誕辰 

越南:烈士紀念日

7月27日

[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2022年 7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歷史上的今天2022年 2021年 2020年

7月27日是陽曆年的第208天(閏年是20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57天。

目次

  • 1大事記
  • 1.113世紀
  • 1.214世紀
  • 1.316世紀
  • 1.417世紀
  • 1.518世紀
  • 1.619世紀
  • 1.720世紀
  • 1.821世紀
  • 2出生
  • 3逝世
  • 4節假日和習俗
  • 5參考資料

大事記

[編輯]7月27日

荷蘭畫家文森·梵谷在法國瓦茲河畔歐韋開槍自殺,2天後去世。

弗雷德里克·班廷證實胰島素為調節血糖含量的激素。

世界上第一架商業噴射客機哈維蘭彗星型客機首次試飛。

一架烏克蘭空軍Su-27戰鬥機在利維夫舉辦的航展發生事故。

13世紀

[編輯]

  • 1202年:喬治亞-塞爾柱戰爭:Basian戰役喬治亞王國擊敗魯姆蘇丹國。
  • 1214年:法蘭西王國在布汶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取代神聖羅馬帝國成為歐洲第一強國。
  • 1299年:奧斯曼一世第一次占領尼科米底亞,建立奧斯曼政權。

14世紀

[編輯]

  • 1302年:巴菲烏斯之戰後,拜占庭帝國的慘敗導致鄂圖曼帝國可以直取比提尼亞。

16世紀

[編輯]

  • 1549年:耶穌會神父方濟·沙勿略的船抵達日本。

17世紀

[編輯]

  • 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18世紀

[編輯]

  • 1775年:第二次大陸會議立法建立美國陸軍醫療部。
  • 1789年:美國國務院成立。
  • 1794年:法國國民公會通過決議逮捕雅各賓派的領導人羅伯斯庇爾,熱月政變發生。
  • 1795年:西班牙同法國簽訂和約,割讓了聖多明各部分土地。

19世紀

[編輯]

  • 1843年:根據《南京條約》,廣州開埠。
  • 1856年:阿拉圍城戰中,58名英軍面對8千多名印度兵的圍攻,堅守阿拉整整八天。
  • 1866年:首個永久的跨大西洋電報電纜完工,連接愛爾蘭與加拿大。
  • 1890年: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在法國瓦茲河畔歐韋開槍自殺,兩日後去世。

20世紀

[編輯]

  • 1921年:在弗雷德里克·班廷的領導下,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證實胰島素為調節血糖含量的激素。
  • 1929年:53個國家簽署管制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
  • 1941年:日本占領法屬印度支那。
  • 1949年:世界上第一架商業噴射客機英國哈維蘭彗星型客機首次試飛。
  • 1953年:韓戰參戰方簽署《朝鮮停戰協定》,在三八線附近設立分隔朝鮮和韓國的非軍事區。
  • 1953年:德國(西德)開設駐香港總領事館及駐土耳其伊茲密爾領事館[1]。
  • 1954年:英國和埃及對結束英國控制蘇伊士運河七十二年的條件達成協議。
  • 1955年:盟軍結束了對奧地利長達10年的占領。
  • 1955年:以色列航空402號班機在保加利亞上空被擊落,造成58人死亡。
  • 1958年:連接內蒙古與甘肅的包蘭鐵路通車。
  • 1974年: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決定對總統理察·尼克森進行彈劾。
  • 1976年:洛克希德事件: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被捕。
  • 1982年:第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襲擊黎巴嫩沿海城市貝魯特的平民區。
  • 1984年:萬國郵政聯盟第十九屆代表大會在漢堡閉幕。145個國家的代表在新公約上簽字。
  • 1990年:白俄羅斯宣布獨立。
  • 1995年:港英政府順利通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策劃強積金。
  • 1996年:第26屆夏季奧運會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期間,奧林匹克公園發生爆炸案,造成2人死亡。

21世紀

[編輯]

  • 2002年:一架烏克蘭空軍Su-27戰鬥機在烏克蘭利維夫舉辦的航展飛行表演時墜入人群,造成共85人死亡以及逾100人受傷,成為歷史上最為嚴重的航展事故。
  • 2006年:英特爾Core 2 Duo處理器正式發售。
  • 2008年:北京奧運村向公眾開放。
  • 2009年: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開幕。
  • 2011年:《自然》發文證實,美國NASA紅外探測器於2010年10月發現的小行星2010 TK7為首顆確認的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
  • 2012年: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英國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開幕,由英女皇伊利沙白二世主持開幕儀式。
  • 2016年:在佛羅里達的新聞發布發上,唐納·川普公開請求俄羅斯搜索並公布希拉蕊·柯林頓的被刪郵件。
  • 2018年:火星大沖與月全食同時發生,前者系15年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後者為21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 2020年:香港新增145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142宗屬本地感染,59宗源頭不明,再破單日新高,亦連續第六天破百[2]。
broken image

贈品 【精華版】柯林斯觀點5線上影片(+電子書) 

柯林斯七大觀點把企業從優秀A到卓越A+的過程流程化,前三觀點先『厚植實力』,後三觀點將能『突飛猛進』,並融入在觀點7飛輪效應運用,卓越的團隊便會應運而生了。

免費索取電子書與線上課程

: https://forms.gle/hN8M5mQyg57VK1UV8 

 

出生

[編輯]

  • 774年:空海,日本高野山真言宗開山祖師,唐密第八祖(835年逝世)
  • 1768年:夏綠蒂·科黛,法國大革命恐怖統治時期的重要人物(1793年逝世)
  • 1773年:路易莎,托斯卡納大公國大公夫人和那不勒斯王國公主(1802年逝世)
  • 1777年:湯瑪斯·坎貝爾,蘇格蘭詩人(1844年逝世)
  • 1824年:小仲馬,法國作家(1895年逝世)
  • 1835年:焦蘇埃·卡爾杜奇,義大利詩人及教育家,19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07年逝世)
  • 1867年:恩里克·格拉納多斯,西班牙音樂家(1916年逝世)
  • 1870年:希萊爾·貝洛克,法裔英國作家、歷史學家、演說家、政治活動家(1953年逝世)
  • 1878年:松井石根,日本軍事人物,南京大屠殺策劃者(1948年逝世)
  • 1881年:漢斯·菲舍爾,德國化學家(1945年逝世)
  • 1904年:朱雲影,台灣歷史研究者(1995年逝世)
  • 1915年:約瑟夫·匹勒,德國二戰戰鬥機飛行員(1961年逝世)
  • 1915年:馬里奧·德·摩納哥,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982年逝世)
  • 1948年:川口開治,日本漫畫家
  • 1961年:湯志偉,台灣男演員
  • 1962年:史亞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 1963年:甄子丹,香港武術家、演員、導演
  • 1965年:特里豐·伊雲洛夫,保加利亞足球運動員(2016年逝世)
  • 1965年:何塞·路易斯·奇拉維特,巴拉圭足球員
  • 1966年:戴立忍,台灣男演員
  • 1966年:北崎拓,日本漫畫家
  • 1967年:王喜,香港藝人
  • 1968年:朱利安·麥可馬洪,澳大利亞演員
  • 1969年:保羅·麥可·李維斯克,美國摔角選手
  • 1970年: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丹麥男演員
  • 1971年:馬力歐,台灣藝人
  • 1972年:清水崇,日本電影導演
  • 1972年:瑪雅·魯道夫,美國女演員、配音演員、喜劇演員、歌手
  • 1974年:陳奕迅,香港歌手「歌神」
  • 1974年:貴婦奈奈,台灣部落客
  • 1975年:艾力士·羅德里奎茲,美國棒球選手
  • 1977年:詹志文,香港DJ
  • 1978年:潘蔚林,香港新聞主播
  • 1978年:那須惠,日本女性聲優
  • 1979年:西德尼·戈武,法國足球運動員
  • 1980年:張建銘,台灣棒球選手
  • 1981年:李小鵬,中國體操運動員
  • 1982年:香月良太,日本棒球選手
  • 1982年:連昭慈,中華民國華視主播
  • 1983年:洛里克·察納,阿爾巴尼亞足球運動員
  • 1983年:戈蘭·潘德夫,北馬其頓足球運動員
  • 1984年:西岡剛,日本棒球選手
  • 1984年:呂小軍,中國舉重運動員
  • 1985年:許孟哲,台灣藝人
  • 1987年:馬雷克·哈姆西克,斯洛伐克足球運動員
  • 1987年:喬丹·希爾,美國籃球運動員
  • 1990年:克莉蒂·山濃,印度女演員
  • 1990年:尹貞伊,韓國演員
  • 1991年:李蘊,香港女歌手
  • 1991年:松井玲奈,日本演員、偶像團體SKE48前成員、乃木坂46前交換生
  • 1992年:羅蘭,日本公關、模特兒、藝人、商人、古董家
  • 1993年:李莎旻子,中國女主持人
  • 1993年:喬丹·斯皮思,美國高爾夫球手
  • 1997年:武田玲奈,日本演員及模特
  • 1998年:渡邊理佐,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櫻坂46成員
  • 1998年:采子,台灣女歌手

逝世

[編輯]

  • 959年:後周世宗柴榮,五代之一的後周皇帝(921年出生)
  • 1061年:尼各老二世,羅馬天主教教宗(生日不詳)
  • 1077年:邵雍,北宋理學家(1012年出生)
  • 1129年:元懿太子趙旉,南宋皇太子(1127年出生)
  • 1276年:海梅一世,瓦倫西亞國王(1208年出生)
  • 1365年:魯道夫四世,奧地利大公(1339年出生)
  • 1382年:喬萬娜一世,那不勒斯女王(1326年出生)
  • 1510年:喬凡尼·斯福爾扎,義大利貴族及僱傭軍首領(1466年出生)
  • 1841年:米哈伊爾·萊蒙托夫,俄羅斯作家,詩人及畫家(1814年出生)
  • 1844年:約翰·道爾頓,物理學家(1766年出生)
  • 1958年:克萊爾·李·陳納德,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飛行員(1893年出生)
  • 1970年:安東尼奧·薩拉查,葡萄牙前任總理(1889年出生)
  • 1972年:理察·尼古拉斯·馮·康登霍維-凱勒奇,奧地利日本政治活動家、「歐洲聯盟之父」(1894年出生)
  • 1976年:馬可,中國作曲家(1918年出生)
  • 1980年: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伊朗國王(1919年出生)
  • 1992年:藍來訥,英國駐華臨時代辦(生於1900年出生)
  • 1994年:凱文·卡特,普立茲獎得主,攝影家(1960年出生)
  • 2003年:鮑勃·霍普,美國著名的演藝者、喜劇演員(1903年出生)
  • 2007年:陳日新,香港政界人物(1915年出生)
  • 2009年:林家駿,澳門榮休主教(生於1928年出生)
  • 2010年:陳浩才,香港樂評人(1935年出生)
  • 2011年:克里斯多夫·雅歌塔,匈牙利裔作家(1935年出生)
  • 2012年:司馬華龍,香港演員(1921年出生)
  • 2014年:莫懷戚,中國當代作家(1951年出生)
  • 2015年:阿卜杜爾·卡拉姆,印度導彈之父、第11任印度總統(生於1931年出生)[3]。
broken image

 

贈品 【精華版】柯林斯觀點5線上影片(+電子書) 

柯林斯七大觀點把企業從優秀A到卓越A+的過程流程化,前三觀點先『厚植實力』,後三觀點將能『突飛猛進』,並融入在觀點7飛輪效應運用,卓越的團隊便會應運而生了。

免費索取電子書與線上課程

: https://forms.gle/hN8M5mQyg57VK1UV8 

 

節假日和習俗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7月27日

  • 世界抗頭頸癌日

 

奧地利:獨立日

 

北韓: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日

 

菲律賓:基督堂教會日

 

broken image

【知達理念實驗教育書院】

這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全日的線上實戰教育內容,它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與教學,也開放具有實戰經驗的成功者上傳影片。[知達書院]目前包含有翻轉教育、小農教育、生命能量、網路創業及組織營銷等五大講堂的課程,未來會逐漸擴充更多不同領域。人類的文明進化端賴教育而成,教育將能翻轉我們的人生。 

知達書院教育的目的,首先培養[知書達禮]的良善男女,不只要擁有[知識通達]的豐富學識與內涵,還要能夠內省功夫及獨立批判,進而 [知人達人]來學以致用及通達事理,以實現人生理想,最後進入[知命達天]完全的奉獻自我。從[知]道到[達]到的學習 [知]:自學+共學+教學————[達]:通達+實踐+成就....

https://knowstart.org/ 

五大講堂 歡迎免費註冊

翻轉教育 http://sharestart.org/ 

小農教育 http://sfm365.com/ 

生命能量 http://lec168.com/ 

網路創業 http://ust365.com/ 

【組織營銷】http://ust168.com/

 

上一篇
726世界語創立日
下一篇
728世界肝炎日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