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返回網站

718世界聆聽日(聲音日)

718世界聆聽日(聲音日)

聆聽是一種生活態度。7月18日是世界聆聽日,傾聽自我心靈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傾聽地球的聲音,當機械文明與物質文明暫時「休假」,大地靜下來,人也跟著靜下來。於是,我們對大地的每個器官、血脈、心跳,也開始可以慢慢分辨、細細區隔、深入享受。

 

傾聽自我心靈的聲音

2000年初,一位美國的另類治療法醫師Dr. Peate回想起自己還是醫學院學生的時候,曾被派到西部Navajo保留區實習。儘管受過正統醫學教育,有次在ICU病房面對瀕死病人時,他仍束手無策。這時,患者的族人帶了一位傳統印地安療癒師近來。他站在病床旁邊,透過窗外的陽光用陽光施予另類治療,神奇的是病人的血壓居然逐漸恢復正常,原本有的呼吸問題也逐一康復。

他驚訝之餘,試著透過傳統原住民療法與現代醫學進行比對研究,而他認為其中最關鍵就是:「我們被教育用聽診器聽病人的呼吸,但我們從未用自己的心去傾聽病人呼吸。」在那之後,Dr. Peate開始著手探索印地安人的傳統智慧,研究它們與大地共生的思維,不再將身體與心靈分開,而視之為一個整體。這跟傳統的漢醫類似,醫生不再只是面對人體被分類的各科器官,而是一個完整的「人」。

 

broken image

 

贈品 [A到A+]從柯林斯觀點談打造卓越團隊-線上影片(+電子書)

我們也可以傾聽地球的聲音

這次疫情的確正在進行一場對人類價值觀與生存觀的革命。當會議空間關掉冷氣空調,打開窗戶,我們開始聽到了風的聲音、蟲鳴鳥叫,也開始聞到了人工香味以外淡淡的杜鵑花香、櫻花香,甚至一般人不會留意的樟樹嫩芽清香。當我們開始避開人群,一個人走入郊山步道,一個人走進無人的海灘,一個人騎車漫遊鄉間小徑……這時我們的五感知覺頓時打開,可以看見陽光的細緻變化、山崖邊嫩綠的蕨草,聽到邊坡溪澗的潺潺流水,更可以聽見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這或許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種境界。

傾聽大地的聲音既不難、也不複雜。我曾要求在陽明山上課的學生想想看,你會如何形容硫磺的味道?如何描述溫泉噴氣孔不同的聲音?大溪小澗到底有什麼不同的音階?你要如何形容空氣中的濕度?如何描述森林中不同樹種不同時間的光影變化?如何感知踩過泥土路、松針徑、落花小徑的不同觸感?如何形容各種不同樹幹之質地,還有不同草皮的柔軟度?

當機械文明與物質文明暫時「休假」,大地靜下來,人也跟著靜下來。於是,我們對大地的每個器官、血脈、心跳,也開始可以慢慢分辨、細細區隔、深入享受。

 

broken image

 

贈品 [A到A+]從柯林斯觀點談打造卓越團隊-線上影片(+電子書)

 

聆聽是一種生活態度。7月18日是世界聆聽日,由台灣聲景協會發起的「台北聆聽日」今日在大稻埕碼頭舉行記者會,邀請民眾一起靜下心來,從「水城台北」的角度,重新學習聆聽這座城市的聲音,並宣布從明天起,將有一系列的自然及文化聲景活動,包括有聽見萬華、陽明山夢幻湖等活動,聆聽台北的另一種風貌 。
 
台灣聲景協會今早邀請北市副市長鄧家基、議員簡舒培及媒體搭船體驗淡水河上的各種聲音,來自美國已在台北生活20年的阮安祖今擔任活動主持人表示,他來台灣第1個月的夏天非常熱,他笑指在家裡聽到音樂衝出來想買冰淇淋,結果發現是垃圾車的聲音,每個國家的聲景代表不同的文化,他邀請民眾打開耳朵,聆聽台北這座城市各種不同的聲音。
 
副市長鄧家基說,台北的聲音及城市的特色應有很多不同情境與樣貌,希望透過聲音讓民眾更能彼此台北這座城市,現在淡水河有烏魚跳躍在水面上,提供民眾重新認識淡水河的機會,也希望淡水河從中度汙染走向輕度汙染,讓魚的跳躍聲、蟲聲與鳥類聲能回到淡水河,台北成為更親水的河岸城市。
 
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范欽慧表示,希望藉由傾聽進行不一樣的社會運動,從今年開始宣布「717」為「台北聆聽日」,明天將舉辦有「聲音教育的在地實踐」講座,本周六將有資深文史工作者高傳祺從文化角度帶市民聽見萬華。另7月29日上午6點將邀請民眾前往陽明山夢幻湖畔聽台北的晨光序曲,當晚則在富陽森林公園舉辦傾聽夏夜的旋律,邀請有意願的民眾,都可透過http://soundscape.org.tw網站免費報名。(林媛玲/台北報導)

 

broken image

顛覆傳統組織行銷的舊思維,從柯林斯觀點與西遊記冒險故事中,提升人生格局,快速掌握住團隊運作的竅門,壯大你的組織.... 免費索取電子書與線上課程: https://forms.gle/v67LaBdQTpYddjsx7 

節假日和習俗

[編輯]

  • 曼德拉日:2009年11月,第六十四屆聯合國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將納爾遜·曼德拉的生日7月18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或「曼德拉日」),以表彰「其為和平及自由所作出的貢獻」[7]。
  • 烏拉圭憲法日
  • 世界聲音日[來源請求]

7月18日

[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2022年 7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歷史上的今天2022年 2021年 2020年

7月18日是陽曆年的第199天(閏年是200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66天。

目次

  • 1大事記
  • 1.1前5世紀
  • 1.2前4世紀
  • 1.3前1世紀
  • 1.41世紀
  • 1.54世紀
  • 1.65世紀
  • 1.77世紀
  • 1.812世紀
  • 1.913世紀
  • 1.1014世紀
  • 1.1115世紀
    • 1.1216世紀
    • 1.1317世紀
    • 1.1418世紀
    • 1.1519世紀
    • 1.1620世紀
    • 1.1721世紀
    • 2出生
    • 3逝世
    • 4節假日和習俗
    • 5參考資料

大事記

[編輯]7月18日經過長時間休眠的蘇弗里埃爾火山再度長期噴發,並且造成蒙塞拉特島的嚴重破壞。

在長期攝政統治後佩德羅二世正式加冕成為巴西皇帝。

納迪婭·柯曼妮奇在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體操項目獲得滿分。

阿道夫·希特勒在口述完成的《我的奮鬥》一書首次出版。

德國工程師設計的Me 262戰鬥機進行首次試飛。

前5世紀

[編輯]

  • 前477年:克雷梅拉戰役中,伊特魯里亞軍隊伏擊並擊敗了羅馬軍隊。

前4世紀

[編輯]

  • 前387年:羅馬軍隊在阿里亞戰役中敗給進犯的高盧人,導致羅馬被洗劫。

前1世紀

[編輯]

  • 前74年:昌邑王劉賀即漢帝位。

1世紀

[編輯]

  • 64年:羅馬發生嚴重火災,14個街區當中的10個被央及,其中3個完全燒毀。

4世紀

[編輯]

  • 362年:羅馬皇帝尤利安率領六萬大軍抵達安條克,準備進攻波斯。

5世紀

[編輯]

  • 452年:在沙隆戰役中被擊敗後,匈人首領阿提拉開始圍攻羅馬城市阿奎萊亞。

7世紀

[編輯]

  • 645年:進攻高句麗時,李世勣率領的唐軍包圍安市城(今遼寧省鞍山市)。

12世紀

[編輯]

  • 1195年:穆瓦希德王朝軍在阿拉克斯戰役中大敗阿方索八世率領的卡斯蒂利亞王國軍,迫使後者撤往托萊多。

13世紀

[編輯]

  • 1290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下詔,驅逐全國境內共一萬六千名猶太人。

14世紀

[編輯]

  • 1334年:佛羅倫斯主教祝福了聖母百花聖殿所屬鐘樓的首塊奠基石。
  • 1389年:英格蘭王國與法蘭西王國簽署勒蘭蓋姆停戰協約,其締結的13年和平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維持最長的休戰時間。

15世紀

[編輯]

  • 1496年:英格蘭加入康布雷同盟。

16世紀

[編輯]

  • 1507年:查理五世在布魯塞爾加冕為尼德蘭大公。
  • 1536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宣布教宗權力無效,自任聖公會領袖。
  • 1555年:英國女王瑪麗一世簽署皇家特許狀,再次建立紋章院。

17世紀

[編輯]

  • 1658年:利奧波德一世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8世紀

[編輯]

  • 1792年:法國向撒丁王國宣戰[來源請求]。

19世紀

[編輯]

  • 1812年:厄勒布魯條約結束了英國與俄國,瑞典的戰爭。
  • 1841年:在自1831年長期攝政統治下普遍獲得好評後,佩德羅二世正式加冕成為巴西皇帝。
  • 1857年:法國的塞內加爾總督率領援軍抵達卡伊,結束了當地對法國統治的抵抗。
  • 1862年:阿爾卑斯山最高峰白牙峰第一次被登上。
  • 1870年: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頒布了教皇無謬誤的教義。
  • 1872年:英國通過投票法,規定國會和地方政府選舉以不記名投票方式舉行。
  • 1898年:法籍波蘭女科學家瑪麗·居禮和她的丈夫,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禮宣布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釙。

20世紀

[編輯]

  • 1925年:德國政治人物阿道夫·希特勒在監獄中個人口述完成的《我的奮鬥》一書首次出版。
  • 1927年: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份機關報《嚮導》停刊。
  • 1932年:日本大舉進犯熱河。
  • 1933年:蔣介石在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訓練「剿共」軍事骨幹。
  • 1936年:西班牙本土內支持法西斯主義的部分軍隊開始對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的叛變。
  • 1940年:應日本請求,英國禁止運往中國的戰爭物資通過緬甸。
  • 1941年:日本軍艦島風首次下水。
  • 1942年:德國Me 262戰鬥機由活塞發動機改成噴射發動機後進行首次試飛。
  • 1944年:東條英機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失利而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
  • 1956年:中國政府寬釋第二批日本戰犯。
  • 1963年:美國、墨西哥解決爭執五十年之久的查梅薩爾邊界糾紛,美國同意將該地區讓與墨西哥[來源請求]。
  • 1966年:美國雙子星10號宇宙飛船在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1968年:英特爾在加州山景城成立。
  • 1969年:香港政府刊登憲報公布一夫一妻婚姻法案。
  • 1972年:埃及政府下令蘇聯撤走駐紮在埃及的軍事顧問。
  • 1976年:納迪婭·柯曼妮奇在於蒙特婁舉辦的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中,成為現代奧運會體操比賽項目中第一位獲得滿分10分者。
  • 1980年:印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成功。
  • 1982年:香港華星唱片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舉辦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由梅艷芳奪得冠軍。
  • 1984年:香港政府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建議在立法局逐步加入民選議席。
  • 1988年:兩伊戰爭:伊朗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停火決議。
  • 1988年: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接手福利公司,正式行駛於葡屬澳門。
  • 1994年:盧安達愛國陣線控制了盧安達西北部,迫使前任政府逃往薩伊,結束了盧安達種族滅絕。
  • 1995年:在加勒比海的蒙塞拉特島上,蘇弗里耶爾火山爆發,幾年內淹沒了該島的首府。
  • 1997年:中華民國第三屆國民大會議決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次增修。

21世紀

[編輯]

  • 2007年: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蹤、170多人受傷,和重大財產損失。
  • 2011年:中國隊歷史上首次奪取司諾克世界盃冠軍。
  • 2012年:保加利亞布爾加斯機場附近發生一起針對以色列遊客的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造成7人死亡30多人受傷。
  • 2012年: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安全總部大樓遭到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國防部長達烏德·拉基哈、副部長阿瑟夫·沙烏卡特、前部長哈桑·圖爾克馬尼和國家安全局局長希沙姆·伊赫蒂亞爾4人死亡。
  • 2013年:美國第三大汽車總部所在的底特律宣布破產,由於亞歐國家的興起競爭與全球自由貿易盛行,另外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美國經濟,也影響了底特律。
  • 2014年:7月18日下午3時半,颱風威馬遜以巔峰強度(陣風240km/h,達17級以上,最低氣壓935hpa)登陸海南文昌市文田鎮,隨後又於7時半登陸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龍塘鎮,其強大的風力、驚人的降雨和風暴潮重創海南、雷州半島和北部灣沿海,僅在中國大陸便奪去62條生命,造成384億80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
  • 2015年:台灣國道三號發生爆胎翻車墜橋事故,致六死一傷。外部圖片連結

 

赴同窗喜宴、車墜21.9公尺橋、六死一傷

 

爆胎翻車、墜國道高架橋示意圖

 

赴同窗喜宴國道3墜橋6死、車禍現場示意圖

 

5人座改裝載7人爆胎奪命(蘋果日報)

  • 2019年: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遭人縱火,造成35人死亡、34人受傷,嫌犯縱火不久後被制伏,該工作室完全燒毀。[1]
  • 2019年:港鐵首度發盈警,表明要為沙中線紅磡站工程及安排屯馬線通車撥備20億元,消息公布後翌日股價低見53.65元,挫3.7%,收市報54.2元,仍跌2.7%,是當日表現最差藍籌股。[2]
broken image

 

贈品 [A到A+]從柯林斯觀點談如何打造卓越團隊-線上影片(+電子書) 

顛覆傳統組織行銷的舊思維,從柯林斯觀點與西遊記冒險故事中,提升人生格局,快速掌握住團隊運作的竅門,壯大你的組織.... 

免費索取電子書與線上課程:

https://forms.gle/v67LaBdQTpYddjsx7 

出生

[編輯]

  • 1332年:孝慈高皇后馬氏,明朝皇后,明太祖朱元璋之妻(1382年逝世)
  • 1501年:奧地利的伊莎貝拉,丹麥王后(1526年逝世)
  • 1635年:羅伯特·虎克,英國博物學家、發明家(1703年逝世)
  • 1853年:亨德里克·勞侖茲,荷蘭理論物理學家,因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獲頒19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 (1928年逝世)
  • 1857年:辜鴻銘,中國國學大師(1928年逝世)
  • 1864年:菲利普·斯諾登,英國政治家,曾任英國財政大臣(1937年逝世)
  • 1867年:瑪格麗特·布朗,美國社交名媛、慈善家、活動家,鐵達尼號生還者(1932年逝世)
  • 1887年:維德孔·奎斯林,挪威軍官、政治人物,納粹德國占領挪威時期總理(1945年逝世)
  • 1889年:木戶幸一,日本政治家(1977年逝世)
  • 1909年:穆罕默德·達烏德汗,阿富汗共和國首任總統和皇族(1978年逝世)
  • 1913年:雷德·斯克爾頓,美國藝人(1997年逝世)
  • 1918年:納爾遜·曼德拉,南非反種族隔離革命家、政治家、慈善家,首任南非總統,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2013年逝世)
  • 1920年:鄭敏,中國詩人(2022年逝世)
  • 1921年:約翰·葛倫,美國太空人,水星計畫七人之一(2016年逝世)
  • 1921年:亞倫·貝克,美國精神病醫生(2021年逝世)
  • 1933年:默里·謝弗,加拿大作曲家、作家、音樂教育家、環境論者(2021年逝世)
  • 1937年:羅德·霍夫曼,美國化學家,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4]
  • 1938年:保羅·范赫文,荷蘭導演、編劇、監製
  • 1940年:詹姆斯·布洛林,美國男演員、製片人、導演
  • 1942年:吉亞琴托·法切蒂,義大利足球運動員,前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主席(2006年逝世)
  • 1950年:傑克·林頓,加拿大政治人物(2011年逝世)
  • 1950年:理察·布蘭森,英國維珍集團執行長
  • 1950年:傑克·唐加拉,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 1952年:詹姆斯·福布斯,美國男子籃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 1957年:尼克·佛度,英國高球名將
  • 1961年:伊莉莎白·麥戈文,美國女演員
  • 1962年:張立基,香港男藝人
  • 1966年:林秀玲,台灣演員
  • 1967年:馮·迪索,美國演員
  • 1971年:莎拉·麥里歐,紐西蘭女演員[5]
  • 1976年:高水熙,韓國女演員
  • 1978年:梅麗莎·特里奧,法國記者,新聞主持人
  • 1979年:徐余偉,台灣棒球選手
  • 1980年:廣末涼子,日本歌手、演員
  • 1980年:克莉絲汀·貝爾,美國女演員
  • 1981年:鄭雨滇,香港騎師
  • 1982年:佩麗冉卡·曹帕拉,印度女演員
  • 1984年:袁艾菲,台灣女演員、主持
  • 1984年:傅千盈,香港女藝人
  • 1985年:柴斯·克勞福,美國男演員
  • 1985年:鄧有宗,台灣樂團八三夭貝斯手
  • 1986年:趙福來,韓國男演員
  • 1987年:雷娜·亨,美國時尚模特兒
  • 1988年:布米·帕尼卡,印度女演員
  • 1989年:簡淑兒,香港女藝人
  • 1990年:郭書瑤,台灣女歌手
  • 1990年:黃沐妍,台灣女藝人
  • 1990年:金智淑,韓國女藝人
  • 1993年:李泰民,韓國男子偶像團體SHINee成員
  • 1997年:權珍雅,韓國女歌手
  • 1997年:諾亞·萊爾斯,美國男子田徑運動員

逝世

[編輯]

  • 912年:朱溫,後梁開國皇帝,簒唐自立(852年出生)
  • 1139年:吳玠,南宋名將(1093年出生)
  • 1610年:卡拉瓦喬,義大利畫家(1571年出生)
  • 1792年:約翰·保羅·瓊斯,蘇格蘭裔美國海軍軍官,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襲擊英國本土港口(1747年出生)
  • 1817年:珍·奧斯汀,英國作家(1775年出生)
  • 1826年:艾薩克·謝爾比,美國第1、5任肯塔基州州長(1750年出生)
  • 1872年:貝尼托·華雷斯,墨西哥總統(1806年出生)
  • 1902年:西鄉從道,日本近代軍人、政治家(1843年出生)
  • 1985年:馬恆昌,中國工運活動家(1907年出生)[6]
  • 1990年:
  • 尹潽善,韓國政治家、獨立運動家,第4任韓國總統(1897年出生)
  • 陳立品,香港演員(1911年出生)
  • 1997年:尤金·舒梅克,美國天文學家,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的共同發現者之一(1928年出生)
  • 2007年:程十髮,著名中國畫大師(1921年出生)
  • 2010年:戴思聰,香港音樂人(1939年出生)
  • 2011年:韋輝,香港政府官員(1915年出生)
  • 2012年:拉傑殊·坎納,印度演員(1942年出生)
  • 2015年:楊可涵,台灣女演員 ( 1987年出生 )
  • 2017年:吳清友,台灣企業家、誠品書店創辦人。 ( 1950年出生 )
  • 2019年:天野之彌,日本外交官,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1947年出生)
  • 2019年京都動畫縱火案中意外喪生者:
  • 木上益治,日本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47]。(1957年出生)
  • 石田奈央美,日本女性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8]。(1969年出生)
  • 武本康弘,日本男性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京都動畫董事[50]。(1972年出生)
  • 西屋太志,日本男性動畫師、人物設計師、動畫導演,京都動畫員工[51]。
  • 津田幸惠,日本女性動畫色彩設計師、京都動畫員工[49]。
  • 栗木亞美,日本女性動畫原畫、京都動畫員工[52]。
  • 渡邊美希子,京都動畫員工[53]。
  • 橫田圭佑,京都動畫員工。
    • 笠間結花,京都動畫員工。
    • 大村勇貴,京都動畫員工。
  • 宇田淳一,京都動畫員工。
  • 2020年:三浦春馬,日本演員。(1990年出生)
broken image

 

贈品 [A到A+]從柯林斯觀點談如何打造卓越團隊-線上影片(+電子書) 

顛覆傳統組織行銷的舊思維,從柯林斯觀點與西遊記冒險故事中,提升人生格局,快速掌握住團隊運作的竅門,壯大你的組織.... 

免費索取電子書與線上課程:

https://forms.gle/v67LaBdQTpYddjsx7 

節假日和習俗

[編輯]

  • 曼德拉日:2009年11月,第六十四屆聯合國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將納爾遜·曼德拉的生日7月18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或「曼德拉日」),以表彰「其為和平及自由所作出的貢獻」[7]。
  • 烏拉圭憲法日
  • 世界聲音日[來源請求]

 

【知達理念實驗教育書院】

這是一個全年無休、24小時全日的線上實戰教育內容,它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與教學,也開放具有實戰經驗的成功者上傳影片。[知達書院]目前包含有翻轉教育、小農教育、生命能量、網路創業及組織營銷等五大講堂的課程,未來會逐漸擴充更多不同領域。人類的文明進化端賴教育而成,教育將能翻轉我們的人生。 

知達書院教育的目的,首先培養[知書達禮]的良善男女,不只要擁有[知識通達]的豐富學識與內涵,還要能夠內省功夫及獨立批判,進而 [知人達人]來學以致用及通達事理,以實現人生理想,最後進入[知命達天]完全的奉獻自我。從[知]道到[達]到的學習 [知]:自學+共學+教學————[達]:通達+實踐+成就....

https://knowstart.org/ 

五大講堂 歡迎免費註冊

翻轉教育 http://sharestart.org/ 

小農教育 http://sfm365.com/ 

生命能量 http://lec168.com/ 

網路創業 http://ust365.com/ 

【組織營銷】http://ust168.com/

--------------------------------

 

上一篇
715世界青年技能日-用技能打開青年的一扇窗
下一篇
  719 成功 即 萬法一宗
 返回網站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